未来科技与战机,未来科技战机图片

 桦工科技网    2024-10-15 06:30:39 发布   未来科技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未来科技与战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未来科技与战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未来战斗机会不会装备向后发射的导弹?你怎么看?
  2. 在战机趋向隐身化的今天,还有必要发展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吗?

未来战斗机会不会装备向后发射的导弹?你怎么看?

向后发射是永远都不可能的,但是发射后能够转弯,攻击后方的目标却是可以的。这涉及到飞行动力学以及一些空战理论。

未来科技与战机,未来科技战机图片

导弹为什么能命中转弯半径更小的战斗机?因为是导弹在追战斗机。

如果是导弹追战斗机,那么导弹需要转弯的幅度就比战斗机小很多。

如果是向后发射导弹,那么相当于导弹要在敌机前方围堵敌机。

也就是图中的相对关系反过来。

如此一来,向后发射的导弹的机动性需要提高很多很多,才能“堵住”,“命中”敌机。在技术上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现代战斗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都是让导弹发射后转一圈来攻击敌机,必须让相对位置的关系处于导弹追踪飞机而非飞机追踪导弹。

但是如此一来其实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导弹转这么一个大圈消耗的能量很多,要打中敌机很难。所以实际上很多标称可以全向攻击的空空导弹,也只是用来打正面180度范围内的敌机。

若是直接把空空导弹反着装那肯定是不行的,因为现代战机在超音速飞行时的速度往往要达到1~2马赫左右,未来的战机或许会更快,我们假设战机是向东飞的,若是此时它向后发射一枚导弹,那么这么导弹就需要先将向东方向的运动速度减至0,然后再向西方向发射去追踪敌机,这个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燃料,这对于以空中格斗为主的导弹来说是极为浪费的行为。

目前战斗机对于后射还是有办法的,不管是F-22也好,还是歼-20也罢,他们都有向后发射导弹的能力,略有不同的是,它是利用导弹本身自带的火控系统向后方的敌机进行攻击,而不是直接向后发射,目前国际上管这种方式叫做越肩发射,我国的霹雳-10,美国的AIM-9X响尾蛇导弹都具备此项能力。这种导弹在发射后会在空中进行转弯,使战机不用转向就能直接攻击后方的目标。

网上有消息说俄罗斯的R-73空空导弹是直接向后发射的,需要提醒的是,这款导弹也是在空中180°调转方向向后发射,而不是在飞机上就向后直接发射,那种导弹,目前来说还是不存在的。

谈论现代战机越肩向后发射空空导弹技术装备,依美、英、俄、日、德等国技术研发实力已无任何技术障碍,那为什么各国都不热衷呢?那是因为没有必要,多此一举!现代空战已进入超视距、隐型战机、空天一体战争时代,谁先发现对方,就意味着你会被对方立马导弹摧毁,几十公里,几百公里距离都是战机危险区域,战斗机群有谁在提供敌机出现指示呢?1.侦察低轨卫星几百颗全天候监控敌方空中战活动状态2.预警机远距离监控空中数百公里范围区域敌机动态3.地面远程雷达,象美军布置在韩国的萨德雷达糸统,监视距离在2000~3000公里以上,中国东北、华中、华东、华南地区的战略、战术导弹,机场战机起降训练飞行都在萨德雷达的监视范围内,这也是中国强烈反对的原因。现代战争,绝不是单一飞机、战舰、坦克、导弹的较量,而是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实力综合力量的较量。因此各大国都在抢占空天卫星、远程预警雷达,大型预警机、隐型飞机、无人机先进技术上发力,先敌发现,先敌摧毁,考验国家水平的是否拥有千里眼。越肩导弹技术还停留在上世纪中叶空战思想,近距离格斗,刺刀见红,关公的拖刀计已经落伍了!

在战机趋向隐身化的今天,还有必要发展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吗?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涉及到轰炸机这种作战平台的发展演变历程,每一次演变都是对当前战场环境的一种适应性改变。老鹰航空还是从轰炸机演变历程的角度来谈一下这个问题吧:

1、六十年代之前的轰炸机;

这一时期轰炸机所面临的防空火力或者拦截火力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是比较薄弱的,基本上以早期的喷气式战斗机,如米格15/17/19或者F-86等为主,地面防空火力还是以高炮为主,但是已经开始出现地对空导弹了。在这种背景下当时的轰炸机基本上还是以亚音速的常规轰炸机为主,比如图-16,B-52等,承担的任务依然是突防式轰炸,在战斗机的护卫之下深入敌方目标区进行空投作业。

2、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的轰炸机;

随着防空导弹大量部署,早期雷达预警与指挥系统也开始陆续组网运行,同时战斗机也从第一代进化到第二代两倍音速战斗机,在这种背景之下轰炸机也要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加以应对。原先的低速轰炸机就不再适用了,而是转变成超音速轰炸机。受到当时航空技术的限制,高速飞行性能需要小展弦比的后掠机翼,而低速飞行需要大展弦比的直机翼,为了有效兼顾这种矛盾性的需求,新一代轰炸机普遍采用可变后掠翼技术。典型型号如图-22M、图-160以及美国的B-1B轰炸机,它们在战争中承担的打击任务就相对灵活一些,面对防空火力弱的国家就可以超音速突击,抵达目标区扔完炸弹就走;面对防空国力较强的国家就在敌方火力圈之外投掷远程导弹方式进行打击。

3、九十年代到目前的轰炸机;

有矛就有盾,面对超音速轰炸机的压力,各国开始升级自己的雷达预警圈范围,同时发展远程防空导弹,以及各种拦截技术。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意义上的超音速轰炸机战技性能就得到压制。那么新的轰炸机技术又产生了,这就是所谓的隐身轰炸机,比如B-2,采用翼身组合体设计布局,大幅降低了自身的雷达和红外信号强度。在战争中,这种隐身轰炸机可以有效靠近或者突破敌方防空网,对目标实施精确轰炸并全身而退。

问题是隐身战斗机腿太短,够不到战略轰炸机……如今的战略轰炸机不是二战时期的轰炸机,必须飞到目标上空,用脚把炸弹踹下去,看着爆炸闪光才放心,如今的战略轰炸机,基本上在几千公里之外,就可以发射各种机载导弹,给予目标致命打击,这个距离,敌方的防空系统、飞机拦截还够不到它。

这个时候,战略飞机就是一个空中武器平台,需要的是超音速巡航、超远探测距离、超大载弹量与超远航程,就算被对方的预警机发现了,它也能从容掉头摆脱追击。因为隐身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不到1000公里,加上预警机的几百公里,对于战略轰炸机来讲,根本就不是威胁,人家在2000-3000公里之外呢,防空导弹的射程就更短了,通常在500公里以下。

因此,战略轰炸机是对付航母集群、敌方纵深最好的攻击平台。攻击航母的时候,带上20枚东风17(航空发射型),任何一个航母战斗群都要胆寒。

全世界对战略轰炸机有需求的,也只有中、美、俄三国,其余都玩不起,比如中东地区,常年战火纷飞,主要目标是以色列,周边国家基本上都在1000公里范围内,您的战略轰炸机上天飞几分钟,就可能越界了,可能早被其他国家的预警系统给捕捉了,怎么打?还不如用导弹直接轰划算。反过来,以色列也是,同样用不起战略轰炸机。总不至于让以色列带炸弹去攻击巴西吧?

战略轰炸机出去干活,离不开天基系统的帮助,至少在100-400公里的轨道上,有着数十颗卫星进行侦察定位,才能让战略轰炸机长上眼睛,飞机本身的雷达探测范围是有限的。

而拥有这样卫星侦察、定位系统的国家与地区,全世界只有4个好吧:美国、俄罗斯、中国、欧盟。

有很多周边低烈度的军事任务,没有必要出动大批战斗机、对地攻击机、地面部队等,这样动静太大,有了战略轰炸机,在自己的领空范围内,就可以发射飞航导弹,来一次外科手术式打击,让敌人醍醐灌顶,造成的国际影响,基本可以忽略。(有些炸弹,无人机带不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未来科技与战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未来科技与战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