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未来科技飞船素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未来科技飞船素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战斗飞艇至今还用于战争吗?
战斗飞艇至今还用于战争吗?
战斗飞艇是别想了,已经被飞机取代。但飞艇仍有很高的军事价值,可用于军事辅助。
一战前后是飞艇的黄金时代。德国用飞艇轰炸英国本土。
但在实战中,受气象条件限制,飞艇航行、控制、瞄准困难重重,加上速度缓慢,易被燃烧弹摧毁,飞艇战损率很高,取得的战果并不太高。
至一战末期,飞机渐渐取代了飞艇的轰炸地位。
一战后,飞艇在民用市场上兴起。1929年,著名的“齐柏林伯爵”号飞艇,搭载16名乘客,从美国新泽西州出发,历时21天,行程31400公里,完成首次环球飞行。开辟了跨大洋的洲际长途客运航线。↓
8年间,“齐柏林伯爵”号飞艇飞行590次,总计航程170万公里,运送旅客3万4千多人次。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器,飞艇也引起希特勒的关注,曾一度用飞艇来宣传纳粹。
但1937年5月6日,“兴登堡”号飞艇灾难改变了这一切。当时它在离地百米的空中突然起火,艇内氢气爆燃,36名乘客丧生。原本欢庆飞艇抵达的电台直播变成了灾难直播,成为当年航空界最惨重的灾难。↓
飞艇这种依靠空气静力学理论而升空的飞行器,在航空工业发展早期,凭借着较大的载荷能力曾经大量应用到商业飞行和军事用途。
在一战时期,德意志帝国在面对英法联军的时候,就应用了这这种大型飞艇,承担了类似于今天“轰炸机”的角色,不过这种飞艇已经进行了改良,成为一种“硬壳式”飞艇。外部为肋框结构+帆布蒙皮,内部设置了若干个独立的氢气囊,这样相对于整体软式飞艇而言,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这种飞艇最为典型的产品就是“齐柏林”飞艇,战后开始应用到商业载客飞行,速度达到70-100km/h,搭载72名乘客,可以从欧洲跨越大西洋飞到美国,耗时2-3天,客舱配置卧铺,独立卫生间和餐厅,堪称当时最为豪华的旅行方式。
但是,飞艇天生具有安全性缺陷,在1937年发生了“兴登堡号”事件,兴登堡号从欧洲飞往美国,比预计时间晚了一天时间,降落过程中发生了爆炸,瞬间整个飞艇就变成了火球。事后调查并未确定原因,但是却是将飞艇这种飞行器彻底投入到历史的角落里了。
此后,再也没有看到飞艇的影子。
只不过现在在无人机技术的浪潮推动下,一些公司也开始搞起了无人飞艇,但是截至目前这种无人飞艇发展极其缓慢,始终无法达到历史上的应用程度。
纵然一些高技术公司搞出了太阳能飞艇,并且起了一个更好听的名字——临近空间飞行器,但是这种飞艇也面临着尴尬的一面,续航时间比不上卫星,速度又严重慢于飞机。因此,这种飞艇仍然停留在技术验证层面。
回到问题,在现代战争中,飞艇的身影已经完全消失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未来科技飞船素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未来科技飞船素材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