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镇江沐心数码科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镇江沐心数码科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朱棣最后是如何闪击攻下南京的?
- 苏东坡为什么选择终老常州?
朱棣最后是如何闪击攻下南京的?
1401年底,朱棣造反搞了三年多了,虽然和朝廷军队作战胜多败少,但因兵力不足,战局一直僵持不下,朱棣打来打去仅据有北平、保定、永平三郡。这时,朱棣“参谋长”姚广孝建议,不再与朝廷军队纠缠,打一场15世纪的闪电战,干脆越过山东不顾一切急速直扑南京,搏命天下,一举而定乾坤!
朱棣言听计从,立即挥师南下,一路长驱,星夜兼程。根本不理会朝廷部队的层层阻击,于建文四年(1402年)三月初八打到安徽蒙城,朝廷大军一直在其后面尾追。
建文帝见朱棣不顾一切全军而来,有点怂了,这时朝廷头号笔杆子方孝儒出了个馊主意,让大理寺少卿(相当于现最高法院副院长)薛喦,带着以建文帝名义给燕军官兵的宣谕(策反传单),在燕军中散发希望瓦解对手———真是书呆子的做法,且不说这份传单满篇之乎者也,士兵们看不看得懂?就算看得懂,那位薛大法官见了朱棣已经吓得“筛糠不止、大汗被体”,哪敢拿出来散发呀??方大笔杆子精心炮制的“心血之作”就这样怎么带去的又怎么带回来。
眼看方孝儒无计可施,朱允炆想起自己爷爷朱元璋的临终交代,朱元璋断气之前,曾把他和驸马都尉梅殷(即朱允炆姑父)叫到床前,对朱允炆说“燕王不可忽”;对梅殷说“汝老成忠信,可托幼主”———拿出誓书和遗诏交给他说“敢有违天者,为朕伐之!”
史载这位梅驸马“天性恭谨,有谋略,便弓马”,是洪武朝16个驸马中最优秀最值得信任的。
虽不敢说他就能力挽狂澜,但也许比方孝儒那帮书生强。但朱允炆在将溺水之际临时抓住这根“稻草”,却又不信任他,没有让他参与战略指挥,而是让梅殷去临时招募新兵,守淮安和朱元璋的老家凤阳,真是莫名其妙。
苏东坡为什么选择终老常州?
苏东坡曾十一次到过常州,最后终老于常州。但他真正系舟此地实际上其实只有两次。
一次是1073年,他从杭州途经常州去镇江,曾在除夕孤舟野宿城外东郊,并作〈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一首。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醉后饮屠苏。
非常遗憾,题主只说了一半的事实,另外的埋葬地,苏东坡没有选择常州一一虽然他在常州有几十年的老朋友和亲戚。
需要说明二个问题:
1. 养老和终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养老即颐养天年的地方,如陶渊明隐居于浔阳柴桑,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养老。而他的墓葬地却不在这里。
终老即逝去,埋葬的意思。
2 . 苏东坡的埋葬地在河南省郏县
我的根据如下:
北宋的苏洵、苏轼和苏辙,是著名的文学家,世称“三苏”。三人中,苏轼诗词、文章、书法、绘画,包括总结了文人画理论,更加为人推崇,死后有人为他们修祠立碑,甚至修建衣冠塚。比如,苏辙的长子苏迟守婺州时,曾在当地兰溪的灵洞山为辙建衣冠塚(明谈迁《枣林杂俎》中集)
这是苏东坡的侄儿即苏辙长子的墓誌铭。
由于年代久远,对于他们究竟葬于何处,反而真伪莫辩,以至产生𣎴同的传说和记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镇江沐心数码科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镇江沐心数码科技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